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产品大全 技术成果 供求商机 展会信息 BBS 企 业 库 在线客服 访客留言  
  新闻中心   
  新闻检索: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市场
发布时间:2007-01-15 13:25:58  来源:中国聚酯网  作者:



    缩短合成聚合物和生物聚合物的差距

      差不多所有塑料的90%主要是由不可再生能源生产或者衍生而来的,其中包括天然气、石脑油、原油和煤,这些材料在塑料制造中起到原材料和能源的作用。一度曾经考虑农业材料作为塑料生产的替代原料和能量来源,但是十多年来都达不到预期目标。农业原料生产塑料主要障碍是成本和产品的功能性限制(淀粉产品对湿度敏感,聚羟基丁酸的脆性),以及专用塑料材料加工时缺乏柔韧性。

      飞涨的油价、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对温室气体的日益关注以及对于废物管理的重视,各种要素的汇合重新引起了对生物聚合物以及生产这种材料功效的兴趣。植物培养和加工的新技术正在缩短生物塑料和合成塑料之间成本的差异,以及材料性能的提高(以Biomer为例,正在开发熔体强度更高的PHB吹膜级牌号)。环境法规的日益完善性,已经刺激了对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兴趣。京都协议的实施也会带来更加尖锐的关注焦点,即和它们各自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生物聚合物和合成材料的相关性能。(在京都协议范围之内,欧盟同意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按照8%的幅度减少,同样日本也同意按照6%的幅度减少)。  

      按照经验方法,淀粉基塑料二氧化释放量,相对于一吨的石油原料衍生的塑料来说,可以减少0.8到3.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个范围影响到了塑料用石油基共聚物所占的份额。对于以含油种子为基础的塑料替代材料来说,以二氧化碳相等物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说,据估计从每吨菜籽油中减少的排放量为1.5吨。  

      全球可生物降解高聚物的市场

      在今后的10年,全球塑料市场有望能和过去的五十年一样,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预计世界人均塑料消费量,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地区,将从目前的24.5千克水平提高到2010年末的37千克,但是在这一段时期,东南亚和东亚以及印度作为增长地区,有望达到世界塑料消费的40%。世界塑料消费量有望从当前的180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5800万吨,而且随着塑料替代传统的钢铁、木材和玻璃等材料,所有的树脂种类都会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该领域的专家相信,在这段时间根据应用于发展生物塑料树脂的研发水平,可生物降解塑料保守估计能够得到整个塑料市场的1.5~4.8%份额,带来400~1250万吨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市场。丰田的官方机构预期到2020年世界塑料市场的五分之一将会是可生物降解塑料,相当于3000万吨。  

      可生物降解高聚物的市场策略

      有效营销策略的开发、阐述和应用对于任何计划在生物聚合物领域进行一系列投资的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虽然在生物聚合物产业的发展中存在各种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影响生物聚合物营效策略和相关产品/研发活动的关键因素为:  

      市场行业的选择(包装、农业、汽车、建筑和医疗)、地理学上的区域和目标市场:提高的生物聚合物加工技术能够很好的控制大分子结构,使得新一代的“商品”聚合物能够挑战更加昂贵的“专用”聚合物。加上新型催化剂和聚合反应控制的改进,综合功能和结构效果的新一代专用聚合物正出现并产生新的市场。例如在生物医学的移植、牙科和外科手术等应用中正在快速增长。  

      核心技术:发酵技术;作物育种;分子科学;作为原料或者能源或者两者兼具得原材料生产;发酵和生物量的生产过程中转基因生物(GMOs)或者非转基因生物的使用。  

      来自政府政策和总体法规环境的支持程度:回收塑料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和生物可降解塑料进行竞争。政府的有关废物环境和处理的法规有望针对各种树脂的塑料销售有增强的影响。京都协议的实施很可能增加对某种生物基材料的需求。  

     不完整的生物聚合物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和规模经济运营的启发,针对具有优越品质、能够以高价卖出的产品的关注。

打印】【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信息均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注明了出处,转载是为了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不意味着本站和相关主办单位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与本网联系(023@pani.cn)。

 相关链接
·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市场   2007-01-15 13:25:58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www.pani.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聚苯胺在线 版权所有
Email:023@pani.cn 渝ICP备06006065号

QQ:51760263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2671号

渝ICP备2021009151号-2